English

感情越拉越近

1999-01-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就在几年前,“三下乡”对于人们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而今走在苏南苏北广袤的大地上,你会发现连田间地头耕作的农民都知道它的含义,“‘三下乡’,那不就是城里人把文化、科技和卫生送到村里来吗?这可是城里人为咱农村做的大好事啊!”

“三下乡”何以能在江苏农民心中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记者为此在江苏农村做了调查。“三下乡”这个1995年由中宣部发起的,被江苏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深入开展的活动确实有许多值得人思考的地方,它留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变“三下乡”为常下乡

“三下乡”这项活动在开展之初仅仅是间断性的工作,或是今天向乡村赠送一些图书,或是明天组织医疗队到农村义诊。时隔不久,省里便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江苏省及时调整了这项工作,他们着力在“常”字上下功夫,把“三下乡”变成常下乡。

记者在苏北盐都县的乡乡镇镇都看到了图书馆,这都是江苏省在“三下乡”活动中开展的“百千万藏书育人工程”中建立的,户有百册图书,村建千册图书室,乡有万册图书馆,省里还专门拨了1200万元,修建了140个乡镇的无房和危房图书馆。在一家乡里的图书馆,我们和一位姓李的小伙子聊了聊,他说他现在正在参加自学考试,过去没有地方找教材,现在好了,乡里的图书馆提供了学习所需的全部书籍,需要时还可以把课本借回家。

现在,无论你到苏南还是苏北,在农民赶集的日子里,总能听到、看到村村镇镇上的文艺表演,这是城里的文艺团体送戏下乡;过去,乡里的医疗条件有限,农民们有了疑难杂症苦于没法投医问药,如今好了,城里的医生来了,不仅看好了他们的病,还培养了一批医术高明的乡村医生。

“常”字上下功夫,才能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变“三下乡”为都下乡

农民的生活好了,他们需求的花样越来越多。适应形势的需要,江苏省在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过去一提打官司,农民们连想都不敢想,如今,随着经济发展,经济纠纷也多了起来,农村的官司也越来越多了。徐州北面的丰县是远近闻名的“苹果之乡”,一位姓王的老汉,种了不少苹果,1997年在销售中不少经销商主动找上门,但其中有些人却拿了货不给钱,拖得老汉直叫苦,最后不得不靠打官司来解决,但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打,省里、市里看到了这种现象,于是法律下乡了。在城里来的法律顾问支援下,王老汉最终讨回了公道。

农民富了,也讲究生活质量了,于是,地方工业名品下乡了。在海安县胡集乡,过去摆满了地摊的地方,如今盖起了一排排整齐的门面房,大江南北的名牌货随处可见,农民们说:“现在买名牌,再也不用去城里了!”

形式多了,内容也多了。南京市属各医院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帮助对口支援单位完善一套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推广一项新技术;培养推广新技术的一套班子;为对口支援单位免费培养一名卫生技术人员;在对口支援区至少开展一次巡回医疗或义诊活动。盐城市结合自身“农业大市”的特点,推广射阳县的“跨世纪农民教育工程”,以农民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导向,利用乡镇农民教育中心和农民学校,每年将60%的农民培训一遍,使每个18到25岁的农村青壮年劳力掌握1到2门实用技术。

无锡市部分高校、厂矿为乡镇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宿迁市结合创建“双拥城”工作,举办“国防教育常下乡巡回报告”。“三下乡”变成了“都下乡”,涉及面越来越大,城里人越来越多地来到了农村,全心全意地为农民兄弟服务,农民们说,“这是好事,这是实事。”

“三下乡”已成为联系城乡的“民心工程”。

“三下乡”带来“三进城”

下乡多了,农村的脉也越号越准了,和农民的感情也越拉越近了。一位省里的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对农民来讲是“三下乡”,对他则是“三进城”,把农民的朴实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带回了城里;体验了农村生活,了解了农村市场,把农村的信息带回了城里;看到了农村的变化,把农民对“三下乡”内容和形式的需求带回了城里。

江苏省委宣传部的小拾,是一个刚到机关工作不久的硕士生干部,过去对农村的了解很苍白,随着两年多“三下乡”活动实践的体验,他越来越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每次从农村回来,小拾都主动和有关单位联系,告诉他们:这个村开展特殊养殖,要派个技术人员;那个村里的企业需要产品换代,要找一个对口支援单位。他总是说:“农民太需要我们的帮助了。”

从村里来,到村里去,农村需要什么,城里提供什么,有目的、有选择地搞好服务,不做虚事,不摆空架子,江苏“三下乡”工作落到了实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